Suddenly the sky in Hong Kong is covered by 1.3 billion locusts trying to eat the running dogs below. It is a family feud accusing each other with symbolic locusts and dogs.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cultures even they're all Chinese and conflicts are not avoidable.
Hong Kong's wealth starting from day one is its closeness to China. Today's Hong Kongers do not want to give back a little to China. There are many events to trigger the conflicts from the legal residence status of the children born in China by Hong Kongers (most are male), mainlanders giving births in HK, buying milk and other stuffs by the mainlanders...
HKers behave better in public: no spitting, no nose picking, no baby urinating, no yelling, saying thanks you, always standing in queues... It could be the education level. The Chinese from the mainland in their 30s are raised by parents who do hot have good education due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is case, it is not racial or wealth discrimination, but more on public behavior and how civilized one group think they are.
We only gain respect by how we behave, and definitely not by how rich we're.
Conflicts are needed to be resolved and hopefully led by leaders. If we cannot resolve them among ourselves, how can we resolve same outside China?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From Martin on HK's tolerance.
ReplyDelete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b&Path=3157546821/06ab.cfm
The above is written by my old classmate and I copy it as below:
ReplyDelete張愛玲洞悉香港焦慮
張愛玲參與《南北和》電影編劇,以機智的喜劇,化解語言與文化的衝突,對今天帶來啟示。
語言是她的魔術。沒有人會低估張愛玲小說的文字魔力,但卻很少人會記得她對香港「語言衝突」的反思,也沒想到她會舉重若輕,以幽默和詼諧的喜劇,化解那些族群文化的衝突。
這是香港文化史上被遺忘的一頁。一九六零年,張愛玲的好友宋淇(林以亮)擔任電影懋業公司的製片主任,就主導了《南北和》系列的電影。張愛玲負責了第二部《南北一家親》和第三部《南北喜相逢》的編劇。內容都是以香港本地廣東人和來自北方的「外江佬」的衝突為主線,交織愛情與生活的傳奇,由粵劇紅伶梁醒波與著名諧星劉恩甲演出對手戲,彼此因為語言與地域文化的衝突,勾心鬥角,勢不兩立,但沒想到他們的兒女卻是私下大談戀愛,如膠似漆,終至談及婚嫁,而與父母不斷鬥智鬥勇。但這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而是王爾德式《不可兒戲》的喜劇。
這三部「南北和」系列的電影,都是針對香港的語言矛盾所產生的獨特語境,也發現彼此不打不相識的場景。張愛玲借用好萊塢的風格,用美女俊男來包裝地域之爭的荒謬,穿插了種種情景喜劇的橋段,加上諧星梁醒波的即興「爆肚」對白,讓觀眾看得如痴如醉。
在上海長大的張愛玲,曾在香港大學唸書,她對於廣東話和大陸其他方言與普通話的互動,都有深刻的體會,也了解不同語言的交叉滲透與交纏,都會帶來巨大的戲劇張力。她的喜劇對白,充滿了王爾德式的機智與嘲諷,讓香港人在觀賞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傲慢與偏見,也看到那些扭曲了的歧視影子。
而電影除了梁醒波與劉恩甲之外,還有丁皓、白露明、鍾情、張清、雷震等明星,橫跨了國語片與粵語片的圈子。
也就是在這樣戲劇化的提煉與昇華中,香港五六十年代的族群之爭與語言衝突,就在一片笑聲中化解於無形。這位文壇的祖師奶奶當年可以做到,為何今天的香港文化界和媒體不可以做到?
事實上,這次「陸港之爭」的引爆點,也是源於facebook與youtube的傳播,而事發時各方用iPhone來拍攝現場情景,捕捉了那些稍縱即逝的鏡頭,也不斷在社交媒體上討論。
不過這些眾聲喧嘩的聲音,往往流於碎片化,只是滿足於抓住一時的眼球,而沒有對這問題作出深刻的思考。
因而這樣的衝突,剛好是一部好電影的劇本草稿。活生生的題材,活脫脫的人物,火爆的場景、火爆的動作,可以拍出比好萊塢更好萊塢的片子。
但關鍵還是張愛玲那種「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的情懷。她了解不能像「孔慶東們」那樣,用民粹和刻板印象來挑撥離間,分裂中華民族。她所深愛的香港是一個可以出現《傾情之戀》的城市——讓浪漫取代暴戾,讓溫馨取代粗野……■
邱立本 Asiaeditor@gmail.com
I hop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will resolve the conflicts. The BJ professor using dogs to describe HKers (the worst for Asians to be called dogs) and the locust ad by a HK company bring the conflict to the next level. Both of them have to be blamed.
ReplyDeleteThere are many the leaders can do like limiting the number of births in HK by mainlanders, taxing goods bought in HK, improving food quality in South China... I do not live in HK and I'm sure there are many easy ways to resolve conflicts.
The NYT, LAT... have their own agenda and their description is far from reality.
感謝香港,呼喚理解——來自部分旅港大陸學生的一封公開信
ReplyDelete我們是一群在香港各高校上學的內地學生,在從少年向成年人過渡的年齡來到香港,接受這裡先進的教育,感受這里中西結合的文化。我們似乎既不完全是內地人,好像也不是香港人,但我們對兩片土地都有感情,我們對羅湖兩岸的人和事都有了解。目睹近期香港與大陸的言論衝突,我們也想發出自己的聲音。引起矛盾的主要事件是雙非孕婦來港產子,以及內地人在港鐵吃東西的視頻,而“蝗蟲論”和“狗論”則為近期的討論增添了幾許不必要的火藥味。我們沒有對任何一方或任何一種言論氣憤,但是痛心,痛心交流變成謾罵,痛心理解的缺失,痛心大陸被一些香港人簡單仇視,痛心香港被部分大陸人主觀厭惡。其實有了理解,很多怒氣就會消融,少些火氣,才能解決問題。
關於素質
香港發達而現代,擁擠而節奏快,只有每個人遵守規則並儘量忍讓,這個社會才能高效的運行,經過多年的經濟發展和教育,香港的確成為了一個潔淨,高效,人人守規矩的城市。我們剛來香港上學的時候,也經常震撼於香港公共場合的一塵不染,驚嘆於秩序井然的排隊長龍。有時候置身港鐵,我們會聽到高聲說出的普通話,會被自己的同胞推搡,內地的擁擠與不衛生等現像也時而見諸香港報端,這個時候我們才切身的感受到,大陸的很多方面都亟待提高。但是我們也覺得一句簡單的“大陸人素質不高”不能說明問題的全部。何謂“素質”?不同的時候,“素質”也有不同的含義。在有些例子裡,素質只是符合城市生活的生活習慣,它有適不適合,但不一定有對錯。例如大聲說話這個習慣,內地很多地方相當廣闊,很多地區人們性格豪爽,在這些地方正常的說話音量是香港的許多倍。於是,當生活環境不同,習慣迥異香港人與內地人接觸時,就不免產生摩擦。香港人可能會覺得內地人素質低,不守規矩,因為公共場合小聲說話,搭電梯靠右站的習慣已經是自小養成並習以為常的;而內地人則可能會覺得香港人多事,因為香港人的這些習慣,在他的生活環境裡面不一定是必須的。當然,在隨地吐痰,不沖廁所這樣的例子裡,素質低,指的便是不為他人著想,缺乏衛生意識。但是無論如何,人們都應該做到入鄉隨俗,來到了香港就要按照香港的規矩生活,可惜很多人來香港的時間十分有限,地鐵中的幾句提示語,電梯邊上的海報的幾行宣言,對於來港自由行的一番的遊客,那匆匆一瞥又能作用幾何?如今內地和香港就這素質問題展開辯論,我們一方面希望港朋友在看到不好的現象之餘也能多一份理解與耐心,另一方面,也希望我們來自內地朋友,也能理解兩地的不同,在辯護之餘也做好自己。
關於搶占資源
矛盾的另一個關注點,便是雙非孕婦問題。香港的產房,尤其是公立醫院的產房並不充裕,還需要提前很長的時間預約,若是病房住滿了人,便只能在樓道住院。如果我們是為產房缺乏空位而焦心的香港父母,我們也不一定會熱情歡迎操著普通話的外來孕婦。香港的醫療,住房以及教育的建設規劃,都需要按照未來的人口狀況進行,雙非孕婦來香港產子,小孩出生得到香港身份之後便即刻離開,他們將來何去何從,何時回港也難以預計,如果我們是香港的決策者,我們也希望香港的人口發展能少一些不確定性。雙非孕婦來港產子,確實給香港帶來了不少負擔,但轉念一想,來港產子的大陸父母也並不是想故意拖累香港,他們和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父母一樣,只是想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未來而已,香港也有很多人希望能讓孩子移民歐美,這只是人之常情。但是香港的豐富資源與優厚的福利離不開港人辛勤的工作,一個地區也應該有基於本地需要的人口政策,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都有嚴格的入境政策,內地的城市也有嚴格的戶籍制度,完全開放顯然是不現實也不合理的。香港需要做的,在短期內是用行政措施減少外地產婦,增加醫療資源,而長遠說則需要法律和製度上的改變,發出“蝗蟲”的言論,只能圖一時口快。我們來香港讀書,有時也不禁會問,我們有佔用香港的資源嗎?肯定是有的,我們使用了香港高校的學額,住著宿舍,部分大陸同學還拿著獎學金,這些都是資源。我們也知道香港年輕人讀大學的比例並不高,很多家遠的本地同學每天要搭兩三個小時的地鐵上學,很多同學為了交學費一邊學習一邊還要兼職,我們對香港所提供的機遇是心存感激的。雖然我們不都是朗朗、湯唯這樣的頂尖人才,但我們有十分優秀的學習成績,有敢於離家闖蕩的勇氣,我們帶來了大江南北的不同文化,我們幫我們的香港同學提高了不少普通話水平,我們或者畢業在香港工作,直接為香港奉獻,或者把香港價值和對香港的認同傳遞到世界,讓我們來港讀書,我們努力不讓香港做虧本買賣。一個地區對外開放,吸引各種不同的人來,只要政策合理,也不會是一樁虧本買賣。
關於歧視
我們堅決的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狗和蝗蟲的言論我們都不會接受,歧視是對人無可改變的身份的蔑視,是任何文明社會該摒棄的罪行,但是我們可以理解這些憤怒與指責背後的原因。人的親身經歷是對自己認知影響最大的,任何香港人都會懂得個體不能代表全部的道理,也都知道一兩個大陸人不是全大陸十幾億人的真實寫照,不過,在親身目睹過一部分大陸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之後,我想再理智的人也很難保持不變的好感。人的切身利益才是他自己最關心的,當一個心急的香港父親,看著待產的妻子擠在醫院走廊的床位時候,我們似乎也不能要求他要看到外來人口對香港人口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這時候他只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在舒適的產床上產下孩子,這時候他看見周圍的外地產婦,肯定也無法有任何歡迎之情。但是這些,都很難成為歧視的理由,無論對香港還是對大陸人,歧視都是弊遠大於利的,他給直接經受歧視的大陸人帶來了難以恢復的精神傷害,他還會讓處在歧視言論明目張膽環境中的大陸人獲得充滿懷疑,對所處的環境總是保持警惕;而對於香港,他對遊客,學生,專業人才和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會因此降低,它的國際形像也會受到影響。仇視讓人看不到事物的根本原因,讓我們增添不必要的摩擦,在紛繁的口水之下,有幾何是發洩?幾何是創見?這許多摩擦,又帶來了多少的的誤解和更深的仇恨?我們覺得,只要理解才能解決問題,很多仇恨只是因為未知,希望我們相互理解,正常交流。
(Continued from above)
ReplyDelete感謝香港
兩地分隔一百五十年,彼此磨合需要時間,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需要廣泛交流、增進了解,客觀、理性、完整而不是片面、衝動地看待對方;兩地對彼此都很重要,誰也離不開誰,是血脈相通、互幫互助,同甘共苦、同榮辱的親兄弟;兩地也有差異,這很正常,人與人之間、地區之間、內地城鄉之間、城市之間都有差異。香港曾是大陸通往世界寶貴的窗口,它曾是大陸經濟發展主要的投資來源,它仍是大陸經濟騰飛的專業服務中心,香港對大陸的經濟,作用舉足輕重。我們同樣哼唱著beyond,看著周星馳,追著TVB的電視劇長大,四大天王是香港以及內地年輕人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香港總是帶來數不清的精彩快樂。現在香港大陸的交流越來越頻繁,來游玩的人親身體驗到了香港的秩序;來上學的人感受到了香港的現代;來考察的看到了香港的法制與民主,在這許多方面,香港都是一個優秀的榜樣。盲目的仇視大陸,便難以看到它的活力與多元,而盲目仇視香港,則難以看到它的秩序與現代,我們感謝香港,呼喚理解。
香港人,谢谢你们!
因为明白你们作出的贡献和牺牲,所以我们尊重你们
因为明白你们爱这民族,所以期待你们与我们携手同行
因为明白你们心存大爱,所以感恩你们危难时刻伸出援手
因为明白你们学的是繁体字,所以下面也会用繁体字:
“回到大陸,我們也會尊重你們的習慣;若不是香港,我們會更加艱難。” 在此,我们强烈呼吁:公民绝对有权利表达自己,但也应该对人有起码的尊重。我们要有一定的了解和包容之心,它能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媒体应当自律,做有良心的媒体,而不是哗众取宠的挑动者。
A big thank you to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UNDERSTANDING the sacrifices and contributions you have made, we respect you from the bottom of our hearts.
COMPREHENDING your love for our shared nationality, we look forward to journeying together with you towards the future.
ACKNOWLEDGING the love you have shown to us, we thank you for your assistance whenever we are faced with difficulties.
We respect your familiarit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hence we will use that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 –
“Whenever we return to the mainland, we definitely would respect your cultures and values; without which we would be faced with greater difficulties.” In all, we would like to sum it up by proclaiming; Citizens should maintain self-restraint and respect each other in a just and equal society. The media should also know where to draw the line, and be a responsible social medium – to be a platform of dissemination for a common goal of cohesion and unity rather than being a dividing factor in society.
召集人:劉宇(香港城市大學);
起草人:劉項(香港城市大學);楊昊(香港城市大學);
聯絡人:周嘉懿(香港大學)張海洋(香港浸會大學);張淼(香港中文大學);唐蕊(香港理工大學);劉喆(香港科技大學);錢霖亮(香港科技大學);吳亦否(香港嶺南大學);何靜(香港公開大學);阿布卜辭(香港教育學院);海報設計:王墨石(中國傳媒大學)
*鳴謝與聲明:
1 感謝諸君的支持與建議,聯署公開信工作將於今日逐步開展、完善。
2 公開信僅代表召集人與起草人之意見,不具有代表性,更無代表任何個人與群體之企圖。公開信旨在消除兩地分歧,求同存異,共同繁榮,因此我們反對在公開信上附加的任何帶有歧視性與挑釁性的標題。
3 希冀諸君能明辨是非,“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也以謙卑、平和之心對待他人。如果您認同我們的聲音,寄希望於一個理性包容的法治社會、一個求同存異的和諧環境——請支持我們,分享這封聯署公開信。
“First they came for the communists,and I didn'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n't a communist.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and I didn'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n't a trade unionist.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and I didn'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n't a Jew.Then they came for meand there was no one left to speak out for me.”
公开信将于近日张贴至香港各大专院校Democracy Wall,敬请同学们联名签署支持。